大師級的多國語言學習技巧

大師級的多國語言學習技巧




在語言學習的理論與概念裡面有幾個會多國語言大師級的人物,我先跟你分享幾個驚人的Youtube觀看數字。

Chris Lonsdale,他的中文名字叫做龍飛虎,1958年11月18日生,現年60歲。出生於紐西蘭基督城,下面這個關於語言學習的影片2023年11月23日的點閱數是3355萬次,碾壓所有你所知道的臺灣Youtube頻道。


Steve Kaufmann 他78歲,是加拿大語言學家,出生於瑞典,會十種語言他在網路上有一本書可以下載,連結如下:
這本書原文是英文的有空我再把它翻譯成中文。

他的Youtube影片最高2023年11月23日點閱數是261萬,是關於為什麼不要記憶單字的。

再介紹一個大師級的人物是Stephen Krashen,他已經82歲了,他沒有自己的專屬頻道,
關於語言學習的點閱數最高的是118萬。
他的理論被講三種語言的日本人Makoto介紹後
Stephen Krashen的理論也變得比較火紅,我今年也寫過Stephen Krashen的文章


詳細的你可以看我的文章,但主要我透過AI學習開始在今年加速日語、義大利文的學習,主要是我會去這兩個國家旅遊,我在去日本旅遊前,看了很多日劇,其實進步很多,不以考試為目標,帶入了情緒過濾假設,情緒過濾假設其實說穿了就是結合語言你有興趣的事情,臺灣學語言有一種很不好的文化,似乎講錯是一種很丟臉的事情,講錯被糾正不丟臉,糾正別人也不要有優越感,是討論用法,用這種心態才能讓整個社群與討論更良性。

Stephen Krashen提到Acquisition的這種學習方法必須透過滲透自然學習,我認為看影片真的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雖然我義大利文還非常的菜,但至少我已經學會了 Sono , per favore, come sta , ballo,隨口就能講,這非常重要,有時候我跟朋友分享我學這些時,很多人會跟我說把英文學好就可以了,會打擊你興趣,但這一點也不重要,學習本身是非常快樂的,千萬要記得這種快樂,我還記得我從日本回到臺灣,在機場捷運第二航廈,遇到了一對日本回來的夫妻,老太太擦著汗,那時候是2023年11月初臺灣還很熱,我就隨口跟他說了一句,暑いです,這句話就是很熱的意思。

這時候老太太就很高興的跟我說はい,我就跟他說大坂(おさか)帰り,すごいね,然後老太太就跟我說東京(とうきょう)よりも大阪すごいです,我大概聽到的是這樣,但實際日文表達可能加上「の方が」(no hou ga),然後他就說了臺灣人的日文也很好,然後因為電梯到了我就離開了,短短幾句話其實讓我覺得很高興,有機會可以跟日本人講話,其實在日本我如果多說幾句日文,日本人發現你是外國人不太願意跟你聊天,並沒有很親切,不過因為這次除了在臨空港外,主要經過的地方都是倉敷(くらしき)、水島(みずしま),淡路(あわじ)這些地方,上次去九州時的日文還沒有很好,更早在疫情以前我去過京都(きょうと)和沖繩(おきなわ)更是完全一句日文都不會講。

會一國語言更能感受當地的氣氛,就算日本人不愛跟你講話,其實也不要受打擊。我在東京時遇到賣筷子的高中生在顧店,用英文跟他們溝通時也是感受到很熱情,如果有遇到這樣的人其實更高興,不要讓挫折阻止你學習語言的熱情真的很重要,會讓你在海外旅遊非常的高興有很多的附加價值,而且看日劇能聽懂更多的話,也非常的舒服,會一直有進步的感覺。

這個Phoenix Hou的頻道,也講了很多關於學習多國語言深入人心的原因。
他傳授的學習步驟大概是先學字母,再學文法,更複雜化的語法,比如時態,表達時間方向地點等,最後是內化與累積。

在日本還有一個很有名的多語者的頻道
他最熱門的影片2023年11月23日也有269萬觀看,但他從營利的角度告訴大家應該專精一門語言,所以後來他都對中文使用者教日文,但也有傳授他學習多語言的方法。

之前也介紹過的Zoe
百萬語言網紅Ruri Ohama,他的影片觀看率更高,可能是長得比較漂亮和年輕的關係。

介紹完了以後,開始用ChatGPT來問:

Q:如果我要學很多語言,該怎麼開始?
A:
學習多種語言是一個挑戰,但也非常有意義。以下是一些建議來幫助你開始這個過程:

確定學習動機:思考為什麼你想學習這些語言。這可以幫助你保持動力和專注。

選擇開始的語言:如果你是初學者,從你最感興趣或對你來說最有用的語言開始。這會增加你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設定實際的目標:設定短期和長期目標,例如學習基本的日常對話或達到一定的語言考試等級。

尋找學習資源:利用語言學習應用程序、線上課程、書籍、語言交換夥伴、或報名參加語言學校。

日常練習:語言學習需要持續的練習。每天花一定的時間學習和練習。

融入生活:嘗試將語言學習融入你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看該語言的電影、聽音樂、閱讀書籍或新聞。

學習多種語言的策略:一旦你對一種語言有了基本的掌握,你可以開始學習第二種語言。有些人選擇同時學習多種語言,但這需要很好的時間管理和組織能力。

耐心和恆心:學習語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可能會有挫折和挑戰。保持耐心,對自己有信心。

利用社群和網絡:加入語言學習社群,參與討論,獲取建議和激勵。

旅行和文化浸入:如果可能,到說這些語言的國家旅行,這將是一個極好的學習和實踐機會。

記住,每個人的學習方式和進度都是不同的,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

總共十個方法其實都很簡單又非常實用,但我認為持續堅持是最難的,但一旦有堅持就持續會進步,然後忘記就持續複習不斷的觀看ArcQuantum的各種語言文章可以不斷幫助你複習。

Q:一種語言大概要學習多少名詞、動詞、形容詞、助詞才算是可以正常商務對話?
A:
雖然沒有一個確定的數字,因為這取決於具體語言和商務領域的特性,但以下是一些大致的指導:

名詞:至少學習1000-2000個常用名詞。這應該涵蓋日常生活和特定商業領域的基本詞彙。

動詞:掌握至少1000個常用動詞。在商務對話中,動詞是表達行動、計劃和過程的關鍵。

形容詞:學習大約500-1000個常用形容詞。這有助於描述人、事物和情況。

助詞:對於像日語或韓語這樣助詞使用頻繁的語言,掌握所有基本助詞是必要的。對於其他語言,了解基本的連接詞和介詞也很重要。

除了單詞,還需要掌握以下技能:

基本的語法結構和句型。
行業特定的術語和表達。
日常商務交流中常見的短語和慣用語。
聽力和口語交流能力,包括清晰的發音和流暢的對話。
實際上,一個人在掌握約2000-3000個詞彙後,通常可以進行基本的日常對話。但要達到商務對話的流暢程度,除了詞彙量,還需要實踐和經驗來理解和運用這些詞彙在不同情境下的運用。

所以這樣可以瞭解一種語言你突破了3000的門檻,就能有不錯的掌握程度,如果我們把少名詞、動詞、形容詞加起來也差不多最多4000,所以真的沒有這麼的困難。


Q:世界知名多語學習者有哪些?
A:

世界上有許多知名的多語學習者,他們以精通多種語言而聞名。這些人通常被稱為「語言學家」或「多語種者」。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多語學習者:

Ziad Fazah:出生於利比里亞,聲稱能夠說、讀和理解多達58種不同的語言,是《吉尼斯世界紀錄》曾經認證的世界上最會語言的人。

Giuseppe Mezzofanti:意大利籍天主教神父,據稱精通大約40種語言。他在19世紀初期就以其語言學習能力聞名於世。

Richard Simcott:一位英國的多語種者,據說能夠說超過20種語言。他是一位著名的語言顧問,並且在多語言學習社區中非常活躍。

Alexander Arguelles:他以研究語言學習方法和精通多種語言而聞名,據稱能夠使用多達50種語言。

Timothy Doner:一位年輕的多語種者,以在青少年時期學會多達20種語言而聞名。

Ioannis Ikonomou:來自希臘,是歐盟委員會的首席翻譯官,據說他能夠使用30多種語言。

這些多語種者不僅展示了人類學習語言的驚人能力,也為那些有志於學習多種語言的人提供了靈感。他們通常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並且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和練習這些語言。
Timothy Doner在TEDXTalkS截至2023年11月23日也有488萬次的觀看:
這影片其實9:09時講到了很精彩他利用圖像記憶的方法,以及用觸發歸納各種語言的類似字的方法。

Ioannis Ikonomou影片介紹過能講32種語言,是歐盟首席翻譯官,這部影片也有214萬觀看,而中文被他認為是最難的語言!

Alexander Arguelles也有自己的Youtube頻道,他最多觀看的影片有158萬次,他在這部影片展示他使用聲音並複讀的方法。

Richard Simcott也有自己的Youtube的英文,他來自於英國,而且他開始的更早,下面這部影片已經15年了,觀看數達到71萬次。

Giuseppe Mezzofanti則是歷史人物

Ziad Fazah在世界紀錄會說58種語言,網路上查的到他的頻道,看不確定是不是本人。


這些多國語言的大師們其實學習方法並沒有透露的很徹底,不過大致上我認為比較有系統的是Phoenix Hou傳授的學習步驟大概是先學字母,再學文法,更複雜化的語法,比如時態,表達時間方向地點等,最後是內化與累積。

這個影片很值得多看幾次架構語言的系統,剩下就是理解文化與語言的特色,雖然我沒有精通多國語言,但我認為我看了這些大師的學習方法判斷目前這是我覺得最能有架構掌握的,而且前面我分析過大約學到4000個單字就能掌握一門語言到不錯的地步。

希望你也能成為一個多語學習者!












張貼留言

0 留言